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历程与高质量发展
解胜利;文化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己任,新中国成立之后领导建立了总体性的文化事业体系,改革开放后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改革,形成分立的文化事业系统,进入新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文化事业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个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方向引导,作为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助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效发展、均衡发展、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是建设更具活力、更公平和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路径。
典型叙事与非典型叙事:叙事学视域下文化产品类型刍议
徐望;叙事艺术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可以用来叙事的材料和手段是极其广泛的。叙事是人类文化产品生产的重要方式,故事是人类文化产品的重要内容。基于叙事学视域,可以把文化产品概分为本体叙事性的和非本体叙事性的两类。前者提供典型文本叙事,经典叙事学对其一直发挥着影响,人们日常文化消费中接触的一般有文学、曲艺、戏剧、影视等;后者提供非典型后文本叙事,后经典叙事学为其进入叙事艺术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撑,人们日常文化消费中接触的一般有展览、文创产品、旅游产品等。
文物保护法修改视域下古玩买卖的法律规范路径
裴丽萍;朱传书;古玩是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个人所有的历史遗存之物。在将传统古玩业归入文物业的旧有思路下,我国以《文物保护法》为中心的民间收藏文物管理模式涵盖古玩法律规范问题。但由于文物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存疑,不选择鉴定是古玩所有权人正当且理性的选择,由此导致以《文物保护法》中关于民间收藏文物的强制性规定来规范古玩买卖的初衷落空。古玩的真实性和价格的不确定性作为交易的固有风险,是“卖漏”和“打眼”特殊行规的形成理由;通过行规排除一般买卖规则的适用,古玩行业才可存续。艺术品销售和拍卖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古玩交易场所,其间古玩买卖行规借助格式条款有效实现了对古玩买卖的法律规范,这种途径与法官依自由裁量权将行规解释为交易习惯适用的另一方法,已成为司法实践中优先适用古玩买卖行规的有效途径和例证。建立登记备案配套制度,才是防止古玩市场珍贵文物损毁和流失的监管方向。
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杨惠麟;吴江;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是回应“乡村善治”时代议题的“中国答案”。在理论、政策与实践需求的多重支撑下,乡村治理共同体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时代境遇下,应重视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中的主体弱化与人才短缺、基础薄弱和传统文化存续危机等问题,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主体效能、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塑乡村文化治理生态,进而促进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和乡村治理目标的实现。
中华文明的历史审美与时代叙事:以“大唐气象”为中心
钟晟;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内在蕴含着一种高度重视历史的人文主义精神,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审美传统。“大唐气象”是一种根植于唐朝历史、文化、审美之中,展现中华文明历史高峰的时代精神气象。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彰显,“大唐气象”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我国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叙事的重要表现题材,集中体现在文艺精品创作、文化空间再造和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新时代对“大唐气象”的当代叙事表达,实质上是一种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审美与当代“大国气象”的古今转换与精神契合,形成了历史与当代的跨时空呼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要创造性地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审美传统,充分彰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在传承与创新中开展中华历史文化的时代叙事。
